"> ">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 家校共建 >> 家教心得 >> 正文
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58    更新时间:2008-11-07       ★★★
家庭环境可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清洁的房间,和谐的光线(光线太强使心情浮躁),声音方面:不用太静,总在太静的环境里孩子会不容易适应外面的环境。这些很容易做到,我们主要讲一下软环境。
  1.家庭气氛
学习气氛浓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在“麻将环境”、“吵闹环境”、“关系冷漠”环境下,孩子难以健康成长。
  2.家庭成员之间关系
每个人都应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表。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比如与自己相适应的家务劳动)。所有成员应互相尊重,地位平等,遇有不同观点的时候,要用平缓的语调,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讨论,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的孩子比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多。让孩子的生活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以为吵架谩骂是两个大人之间的事,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有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孩子 ,放了学不愿意回家,总是拖到很晚才回来。她的妈妈问她为什么,她不肯说。妈妈只好跟踪她。看见女儿放学后走到一个小巷子,那里有一个不像是学生的男孩在等着她,俩个人手拉着手走了。妈妈急得恨不能把女儿拉回来问个究竟,可她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更糟,后来找了心理咨询专家,在专家那里,孩子说出了心里话,“爸爸老实、窝囊,妈妈总是唠叨、埋怨,时间长了,爸爸学会了喝酒,并且两个开始动手打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孩子从此不愿意回家,在外面闲逛,遇到了与她同样遭遇的大她三岁的男孩,同命相怜,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才不离婚,却终日硝烟不断,殊不知这种行为带给孩子的是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对婚姻产生恐惧感,有些孩子表示,不想重复父母的悲剧,长大坚决不结婚。夫妻间如有矛盾需要解决,应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尽量控制情绪,不要随意发泄。退一步讲,如果非吵不可,也应避开孩子,换个环境或让孩子暂时避开。
  3.家长自身行为
合格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是一种“存在不完美,但在向完美努力”的形象。不要摆出“永远完美、永远正确”的姿态,要明白,孩子今天的不良习惯是家长往日给惯出来的,不是孩子哪天就突然长出来个坏毛病。有的家长说:“我念的书少,缺文化,不会辅导孩子学习。”“我没学过怎么教育孩子”,“我没时间,没精力,没方法,岁数大了,记忆力差了,学不动了......”
  社会在不断前进,家长心安理得地处于不完美的位置,就是退步的开始,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反面的榜样,孩子也学会了推诿责任,对自己姑息迁就。
  4.给孩子提供个性化的空间,尊重孩子的意愿,挖掘孩子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爱好,家长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尤为惨痛的。我的儿子从小喜欢文科,再就是与武器军事有关的知识。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战地记者,或者报考其它文科专业,因为只有这个工作才能最好地发挥他这两方面的特长。而我和他爸爸是绝不会同意他的这种想法的,感觉那工作危险性太大。考大学时,我们强迫他报考了计算机专业。这个孩子上中学时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可是到了大学就差不多个个学期都有功课亮红灯,后来才知道他对计算机根本就没兴趣,他对我说:“我一看到计算机就恶心。”常钻在图书馆里看各种哲学书籍,现在虽然工作了,可是我感觉他成了个二混子,文不文,武不武的,本职工作他是当天和尚撞天钟,他喜欢的东西他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这样的恶果真希望我们的家长同志们再不要去尝。
  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普遍教育,是一种一刀切的学习方式。紧张学习一天以后,身心俱已疲惫。家庭是个个性化的氛围,体现在各科目学习时间的长短,顺序安排等都应按照孩子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家长不能像管犯人一样来管自己的孩子。家庭应当具备缓解孩子疲惫身心的功能。我经常对学生说:“你们不是学得累,而是精神压力太大。像中学生这个年龄,只要睡个好觉,每天早起走在路上脚底下都应跟装了弹簧似的,浑身都是劲。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萎靡不振地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家邻居有个孩子,和我的儿子上中学时一直同班,有天儿子回家对我说,“妈呀,和马建比,我太幸福了。”我说:“怎么了?”他说,“今天到马建家,看见他爸在他的小屋的门上贴了条标语,‘眼泪洗刷不了耻辱’”。原来马建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痛骂之后,还给他来了这一出。你想这孩子成天出来进去就看着这条标语,他的心情能轻松吗?这孩子后来学习一天不如一天,高考前有次开家长会,看到这孩子的数学成绩考了4分,(百分制),而且这孩子的精神好像还出了问题,现在也不知哪去了。
  这里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给他提供发展空间,二是不要一味施加压力。
五、正确的家庭教育语言
  一般公司在培训员工时常说这么一句话,“如果用户连你这个人都不能接受,还能接受你的产品吗?”这说明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首先注意的是他说话的态度,即“怎么说”,其次才关心他说话的内容,即“说什么”,孩子也是一样,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包装,再好的想法也要通过科学的语言才能让孩子接受。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埋怨:“这孩子一点也不听话。”其实,要让孩子听话很简单,首先要让孩子接受你这个人,然后才能接受你的意见。要不然他看见你就烦,听你说话更烦,必然导致一说话就顶撞,崩。
  咱们回忆一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是不是非常听话?他呱呱堕地,他呀呀学语,他离了大人寸步难行,他怎么能不听话呢?孩子慢慢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了,凡事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家长就感觉他不那么听话了。对孩子的担心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前途忧心忡忡,急啊,体现在家长的语言上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友好了,唠叨、指责、训斥、讽刺挖苦......
  一个女孩过十四岁生日,妈妈问她,“送什么礼物给你?”孩子回答,“只要你批评我的时候态度好一点,就是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了。”一个学生说:“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如果父母甩过来一句不中听的话,一下子心里要多烦有多烦,气都气不够,哪还有心思写好作业?”
  家长同志们注意了:不要当着外人的面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你无意间的贬低,会深深地刺伤孩子;而讽刺挖苦,更是像鞭子,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伤痕。
  孩子最讨厌的语言是什么?唠叨、联想、审问、揭短、过度......比如:“真傻,真笨!”“没用的东西”“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住嘴,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再考这么点分,看我怎么收拾你?”“你可真行啊,就拿这么好的成绩来报答我?”“你真给我丢人,你真让我没脸见人!”“你看XXX,就是比你强”。
有个女孩子这样写道:“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去死掉,我也问自己,为什么不去死掉?我更想问,妈妈为什么要生我?在父母面前,我总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孩子。......我还谈什么,有什么可谈的?家长会的结果让我彻底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了,对自己也绝望了,我活着就等于死了,我死了,许多人就都解放了......”
   这个孩子在这里表达出的绝望与厌倦令人震惊!
  那么家长应当怎么做呢?
  1.再忙也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沟通。
  2.要注意倾听。大部分时候,孩子只需要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听自己倾诉心声,要听得专心,要耐心。
  3.要培养“共同的话题”。对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喜欢的歌星,小说,还有电子游戏......你的孩子爱什么,你就了解什么,这样孩子必然会愿意与你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有一位母亲对我说,她的孩子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和这个小男孩谈心,我问他,电子游戏很好玩,是吗?他说,是啊。我说,想不想长大了做个软件编程人员,做出自己的电子游戏来?他说,当然想啊。我说,那是不是要学习计算机的系统知识?他说,是。我问他,那是不是要上大学,才能系统地学到这方面的知识。他说,是。我说,按你现在的成绩,能考上大学吗?他无语。我告诉他,在任何时候,都要“先做应该做的事,再做喜欢做的事。”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有些孩子就是要反过来,先玩一会,看一会电视,玩一会电脑,最后才写作业。孩子良好的习惯必须在父母的督促、监督下才能养成。帮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的作息时间表,一定要严格执行,这就是对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一旦养成好习惯,就会受用终生。孩子已经养成了坏习惯,也不要操之过急。比如他天天玩电子游戏,你不能要求他从现在起就一次都不玩了。有个妈妈和孩子谈心后,这孩子当时痛下决心,再也不玩电子游戏了。可是过了几天,在电子游戏厅的门口,妈妈又看到孩子在玩,孩子也看到了妈妈。那一刻,妈妈真是万箭穿心,失望极了,真想立刻把孩子拉出来,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原来天天玩,现在一星期了才又来一次,这不是进步了吗?妈妈回家后,什么也没说。这孩子忐忑不安地等了多日,也不见母亲训斥他,他自己坐不住了,主动向妈妈忏悔,再也不玩电子游戏了。以后真的不玩了吗?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感觉,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你也不要指望他一下子就能改正,总要有一个过程。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网站管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2014
    单位名称: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网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