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加上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再加上社会期望值偏高,使得教师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但是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压力。当压力来临时,相信压力也蕴藏机会,进而主动地适应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
所罗门(Solomon)教授曾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 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都是无比幸福的。相反的,如果他既不能由你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一、遗传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良
那些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对环境刺激较为敏感,易产生紧张反应。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人 ,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易产生较强烈的紧张、焦虑、自卑、疲惫、挫折感等反应。
二、认知偏差
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利害关系的预测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评价不当,易导致 不良心理。如果教师在个人的前途、名誉问题的认识上发生偏颇,过分看重,对自身的知识 经验、能力评价过低,则在工作时便会造成高度神经紧张,情绪反应强烈,产生过度自卑、 焦虑甚至恐惧心理。此外,对别人的优势不能正确看待,过高估价名誉、地位,过高评价自 己,易产生嫉妒、虚荣、失衡等心理。
三、知识、技能、素质的缺陷,难以适应社会及教育改革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对有关教学的内容、知识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且缺 乏相应的应对技能、经验,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情绪,遇到问题茫然失措 。二是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教师如果不断地提高自己,就将面 临失去知识权威的危险。三是面对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目标、策略、技术等提出的愈来愈高 的要求,教师有一种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四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教育领域的矛 盾日渐明显。问题在于,一方面多年积淀下来的许多教育、教学弊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 过之而无不及,素质教育迟迟不能推展,在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环 境,造成教师思想的矛盾与困惑,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创造精神;另一方面,实 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加之教师教学技能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性,教 师无法适应与不堪重负。所以,教师心理的焦虑、困惑日渐增多,承载了太多的矛盾。
四、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师资紧缺,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 超过8小时,且班级学生偏多,学科繁杂,教学任务偏重超负荷;加之多数学校仍按“升学 率”“优生率”来考核教师,决定评优晋级和奖金发放;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也使 教师穷于应付、疲于奔命。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此外,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 淘汰、按绩取酬等等,而改革势必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每位教师都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一些心理本身比较 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
五、心理安全感不足,福利待遇缺乏保障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教师平均工资5435元,在16个行业中仍列第13位,显而易见,我 国教师属于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拖欠教师工资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拖欠现象还非常严重, 近来,一些城市学校也开始出现了“拖欠”问题,教师情绪因此受到了影响。少数地区还发 生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及不良少年殴打教师甚至杀害教师的事件!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 “不尽人意”。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面对一些简单劳动换取高额经济收入以及社会现 实中其他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教师容易对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而导致不公平感,相对较 低的工资待遇极易导致教师心态失衡。此外,新的竞聘制使不少处于弱势的老师不适应。特 别是一些在改革中面临分流和下岗的教师,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气,总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辛苦 教书育人半辈子,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往往将心头的无名之火发泄到无辜 的学生身上,导致各种各样施暴行为的发生,甚至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而有的采 取逆反、对抗的方式对待工作、同事或领导,或以消极的方式对待自己。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博士王成全说,“教师这一职业普遍存在待遇 偏低、工作繁重、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等,都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多的主要原因。”
六、过高期望与教师需要的多元化长期被忽视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古人云:“ 德高者可以为师”。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很高的。人们通常认为,理想的教师是学 识渊博、灵魂高洁、品行堪称为典范的人。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 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 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 己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社会赞美教师的是春蚕精神、蜡烛精神,强调的是奉献、责任, 可是相对比较而言,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而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 而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 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没有则必然影响心理的生理节津。这都是过度焦虑、躯体 化、强迫症的直接诱因。
七、教师应付与工作有关事件的应激能力存在着方式上的偏差
应激能力是指对当事人形成巨大心理压力的紧张或者危险的情境和事件的处理、应对能力。 教师的身心问题与他们应激能力有关。具有较多身心问题的教师一般更多地采用一些不适当 策略来应激,如饮酒、吸烟,几乎无体育活动,业余生活贫乏,沉闷少语,较少与人倾述等 等,而身心问题较少的教师则相反。
八、职业的特殊性
从教师工作的特性来看,有专家认为,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创造性、长期的、紧张的 精神劳动。教学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乘僻和感情抑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不是轻 而易举的事情,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教师个人及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解决:
1、认清自我,悦纳自我
认清自我,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 。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带来的误差。在 此基础上,还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也就是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缺点;既能承 受自己的成功,也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正确地接纳自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有适当的 抱负水平,尽可能使自己的能力与现实接近;二是社会比较的标准要广泛,避免用自己的短 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否则自己就会陷入更深的痛苦。
2、调整情绪,保持平衡
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感到困惑、不平衡,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 上。因而,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衡。自我调节是保持良好心境的关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节自己的情绪。一是多角度地思考,平息消极情绪。生活中的许 多事物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认识,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产生的情感就不同。因 此,遇到挫折等不开心的情况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拉,多换几个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去 思考,有时换个角度会一想即通,退一步海阔天空。二是及时转移,淡化不良情绪。我们常 说,眼不见,心不烦,指的是有意识地暂离开一下引起不良情绪的环境,暂时回避一下令自 己不愉快的人和事,干些自己爱干的事,从而尽快地从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三是科学运用 自我防御机制。
3、善于交往,融洽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保证,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 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才能保证健康的心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我 们表现了对别人的真诚关注、爱护、安慰、信任、鼓励、赞赏和批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 关注、爱护和安慰,从而使心理的健康发展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和 闪光点,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进一步增进人际吸引力。
4、投身工作,乐于奉献
教师虽然工作繁重,生活清苦,但是,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教书育人、诲人 不倦,有了这种心情与心境,那么教师就已经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只有那些热爱教 育事业,能够在工作中不仅尽责尽力,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 力,并且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寻找乐趣的人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同时,社会要不断进步,就 要不断改革,教育也如此。应激研究泰斗塞里曾说:“很多人停滞在一个阶段下进步,就是 因为不愿改变现状”。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投入的工作中,不仅自己研究课 程,改进教学,不断进步,而且接受他人的新方法,不断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永葆激情, 才会成功而快乐。
5、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教师的人格特征对于教师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 ,教师对于每日每时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将是非常必要的。人类生活的本来面目就在于从日 常生活中断地创造出直接的经验,并且随着对已有的直接经验进行不断地加工和反思,再创 造出新的更为丰富的直接经验,教师工作也是同样道理。只有不断地观察和省视自身的行为 ,即教育活动本身,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6、科学用脑,适当休闲
教师用脑时应做到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掌握自身“生物钟”的变 化规律,用最佳时间去完成最重要的学习和工作。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掌握一些健脑 方法,如健脑按摩操。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积极的休闲 生活,使身心得到调剂,以便提高生活的质量与工作效率。
7、正视问题,求助专家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孰能无惑呢?这种“情与感”在一定限度内个人是能把握的,然而 一旦有些问题超过了个人能力限度,尤其是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求助于专家的指 导并进行有效地处理解决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师本人无能力解决自己心理总是时,切忌自视 清高,或无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对自己心理问题讳疾忌医。应积极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 、诊断与治疗,以便早日清除障碍,正常高效地投入工作。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期望有余,而关心不足。然而,教师必定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需 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在他们有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就显 得特别重要了。
总之,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让千千万万的小学教师都能够工作着,快乐着。